简体

【皮秒雷射】酒糟性肌肤可以打雷射吗?

酒糟肌01璞之妍诊所有别于市场上一般的医美诊所的点在于,我们是由专业的台大皮肤专科医师领军,结合皮肤病的诊断治疗,并加以融合激光及美疗的辅助,将美肤的三角要素面面兼顾的应用在皮肤管理上面。 其中,敏感肌的治疗跟养护,一直都是璞之妍核心强项之一

 

敏感肌打雷射? 三类型分类诊断治疗程序

酒糟肌02

谈到敏感肌究竟适不适合打雷射? 首先,还是必须透过专业医师针对皮肤敏感的状况,做正确的分类诊断。 白话来说,敏感肌分几个类型:

1.皮肤偶发间歇性发红、发热、发胀感,轻微时是泛红一片,有时会伴随红色尖端带有小脓疱的小红疹,这样的症状画面,是典型的酒糟性皮肤炎。 台湾因为属于亚热带海岛国家,闷热潮湿的气候,酒糟性皮肤炎有一定的盛行率,而酒糟正是一个透过药物、美疗、雷射三方治疗下,很能够逐渐稳定下来的敏感状况,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重点。

2.皮肤偶发有一区区、一片片的粗糙、微脱屑的搔痒红疹,搔痒感是主要的症状,一般来说是典型的脸部湿疹。 脸部湿疹时,皮肤的皮脂膜正处于受损的状态,在治疗的建议上,必须先经过外用药物、皮脂膜修复保湿剂等治疗,养肤一段时间,才方可接受激光类治疗

3.还有一类型敏感,是对于使用在脸部的产品成份、浓度、酸碱值等等,会有异样的微刺感,但实际上没有起任何皮肤红疹反应。 这一类肤质,就临床经验来说,要进行雷射、美疗等皮肤管理疗程都是没有问题的。

 

复合式治疗阻断酒糟诱发成因 重建健康肌肤屏障

酒糟肌03

反复间歇性发红发热的酒糟肌,除了在脸上带来红通通的困扰外,常常衍生伴随而来的毛孔粗大、肤质内干外油、角质代谢不良导致脸部粗糙、肤色暗沈蜡黄,都是酒糟肌继发红问题之后普遍的困扰。 想要告别酒糟肌,首先酒糟背后的成因,你必须要明白。 酒糟的诱发因素,常见的有:

1.蠕型螨虫在皮肤毛孔里的寄生感染
我常说,人体许多环境讲求的是微生物的平衡,好坏要和谐,坏的东西不能失衡生长,就皮肤而言,当蠕型螨虫在脸上过度滋生时,就会伴随酒糟肌的明显发作,经专业皮肤科医师诊断后,在去除螨虫上,璞之妍会结合给予合适的外用杀螨药物,并且辅助以毛孔深层洁净的水飞梭课程,双管齐下 ,除了早期快速移除螨虫进而稳定酒糟肌以外,在停外用药后,毛孔净化的水飞梭课程更能持续经由毛孔干净度的维持,避免螨虫重新滋长回来,确实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。

2.真皮环境架构不佳、修复力不足
过去针对真皮环境架构不佳、修复力不足,导致脸常易因外界刺激就整个涨红的问题,一直没有太好的处理方式。 过去常见的建议不外乎是中胚层疗法,亦即将人体自体的血小板生长因子高浓度萃取出来之后,再一针针打回皮下,透过生长因子的修复讯号,诱使肌肤重建,然而,这样的治疗一来疼痛感明显,二来术后的瘀青肿胀期也对生活带来不便。

璞之妍诊所因为扎实严谨的Visia肤质检测纪录数据库的完整建立,以及皮秒高治疗量的庞大经验,我们发现透过合适的皮秒激光剂量跟发数的选取施打,有助于在不带给肌肤热破坏的前提下,又能提高真皮层纤维母细胞的活性,进一步修复真皮环境组织、重建良好胶原架构,透过一次又一次的真皮修复重建,让肌肤越发白透、健康,此外在璞之妍, 我们还会辅助以退红的彩冲光,治疗击退过去已形成的多余血管丝,在重建养肤及去除血管丝双管齐下的复合式雷射治疗之下,帮助酒糟肌在药物之外,能让肤质往更好的层次提升,一并解决肤色暗沉、毛孔粗大、泛红等问题。

 

结合新型药物与工具 用经验发挥正统医疗专业

酒糟肌04

医学一直是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,除了量化的实证医学数据以外,在日常治疗成效的展现也相当仰赖医师的专家经验,我常说疾病的治疗概念免不了有世代的隔阂,在台大进行皮肤专科训练期间,很资深很资深年近70-80岁的老教授,对于中生代的教授们开药的猛度常不以为然,但很现实的是,用旧式很弱的老药来治疗,有许多难以克服的治疗瓶颈, 不认同与斥责更多的是来自于对新药物或新工具的不熟悉

 

现在进入了激光等皮肤管理治疗大鸣大放的时代,同样的也会听到许多保守派医师的反对声浪,但我身为一个正统受训出身的台大皮肤专科医师,同时也在医学美容、肤质管理领域投入多年的经验,有着大量雷射经验的基础上,我必须很客观的说,激光用的好,对肤质绝对是有加分跟辅助疗效,当你想往更好的肤质层次迈进, 建议寻求专业的医师跟医疗团队协助,在安全不伤害的基础上,为肤质建立更加分的环境。

 

*本文中提及仪器或疗程名称与仿单不同(部分为技术方法介绍,或口语化提供民众理解),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【疗程介绍】

蜂巢皮秒-https://bit.ly/2ClKQPk

探索皮秒-https://bit.ly/34EyptZ

彩冲光-https://bit.ly/2NStO0r

更多医美相关文章-蔡佳芬医师. 美颜纤体志-http://jophintsai.pixnet.net/blog